「狗狗也能看中醫嗎?」或許讓不少飼主感到驚訝。其實,中獸醫學(Traditional Chinese Veterinary Medicine, TCVM)並非新潮概念,而是將中醫千年智慧應用在動物診療上的一門專業。
近年來,隨著飼主對自然療法與整體健康的重視,越來越多毛孩開始接受中醫調理,成為寵物醫療的重要新選擇。


什麼是中獸醫?傳承千年的古老智慧

中獸醫結合了中醫藥理論與獸醫學,透過 陰陽五行、氣血經絡、整體調理 的觀念來診斷與治療動物。它強調 以天然療法激發身體自癒力,從根本改善體質,而不只是壓抑症狀。

事實上,早在古代農業社會,中醫就被用來治療家畜。
《元亨療馬集》更詳細記載了馬、牛等動物的針灸與藥方,顯示中獸醫的歷史源遠流長。


中獸醫如何診斷?「望聞問切」的四大步驟

和人類中醫一樣,中獸醫也透過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來判斷寵物的體質與健康狀態:

  • 望診:觀察精神、毛色、舌苔、排泄物等。
  • 聞診:聽呼吸聲、吠叫聲,嗅聞口氣與體味。
  • 問診:詢問飼主關於病史、生活習慣及症狀。
  • 切診:透過觸診與把脈(如股動脈脈象)來分析氣血運行。

中醫強調辨「證」而非單純診斷疾病,如腎陽虛、肺陰虛、氣滯血瘀等。透過辨證論治,中醫能提供比單純治療症狀更全面的健康效益。


常見的中獸醫療法

中獸醫治療方式多樣,強調溫和調理與長期照護:

1. 針灸

透過刺激穴位促進氣血流通,常用於 關節炎、神經損傷、癱瘓 等問題。
除了傳統針灸,還有電針、水針與雷射針灸,讓敏感或怕針的寵物也能接受。

2. 中藥調理

強調「調體質」而非單純治病。常見藥材與功效包括:

  • 黃耆:增強免疫力
  • 當歸:補血活血
  • 枸杞:保護肝腎
  • 杜仲:補肝腎、強筋骨
  • 薏苡仁:改善關節腫脹

這些藥材必須經由專業中獸醫師調配,才能確保安全有效。

3. 推拿按摩

刺激經絡與穴位,促進血液循環,對年長與術後毛孩特別有幫助。

4. 食療養生

中醫講究「藥食同源」,透過調整飲食組合,達到養生與增強免疫力的效果。

5. 藥浴療法

以藥材泡浴,幫助改善皮膚發炎、關節腫痛與新陳代謝。


什麼情況適合帶狗狗看中醫?

中獸醫特別適合以下狀況:

  • 慢性病反覆發作:皮膚病、腸胃炎、免疫失調。
  • 關節與神經問題:退化性關節炎、椎間盤突出、癲癇。
  • 老年慢性病輔助治療:癌症、化療副作用緩解。
  • 體質虛弱或免疫力低下:幼犬、年長犬或病後調養。
  • 食慾差、消化不良:幫助改善營養吸收。

⚠️ 不過像急性感染、外傷、大出血等狀況,仍需優先採取西醫急救。


中西醫結合:寵物健康新趨勢

中獸醫與西獸醫並非對立,而是可以互補。

  • 西醫:控制感染、手術處理。
  • 中醫:術後調養、補氣針灸、減少副作用。

許多動物醫院已導入「中西醫結合療法」,幫助毛孩獲得更全面的醫療照護。
飼主若計劃讓毛孩接受中醫治療,應攜帶血檢報告與西醫用藥資訊,避免藥物衝突。


中獸醫在現代寵物醫療中展現獨特價值,特別是在 慢性病調理與提升生活品質 上,能帶來更溫和持久的效果。
針灸、中藥、推拿與食療,不僅幫助毛孩恢復健康,也能在日常保養中發揮作用。

若您的狗狗正面臨長期健康問題,或希望延緩老化、增強抵抗力,不妨考慮讓牠體驗中醫調理,搭配中西醫結合照護,開啟更健康、舒適的生活新篇章。